申請審查中-馬鞍水力發電計畫,台中市

馬鞍水力發電廠的認證審查,標誌著LIHI首次將電廠認證拓展至美國境外,將推動永續水力發電的使命延伸至國際層面

計畫名稱大甲溪發電廠馬鞍水力發電機組
LIHI證書編號不适用
LIHI證書期限不适用
案場所有人台灣電力公司
計畫地點台中市和平區
計畫位置距離大甲溪出海口37.86公里
裝置容量133.5兆瓦
平均年發電量40万兆瓦时
設施類型蓄水/尖峰調度型
監管許可證

發電業執照首次核發日期:1948年2月;

重新核發日期:2025 年 3 月 31 日。

馬鞍水力發電計畫位於台中市大甲溪,是大甲溪水力發電梯級電廠的一部分,這些電廠以協調方式運作,用於發電、灌溉以及公共供水。該電廠由上游天輪電廠的主控制室進行遠端操作。


馬鞍計畫於 1998 年 12 月完工。主要設施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壩,全長 303 公尺,高度介於 18.5 至 41.0 公尺之間。大壩形成一個集水區,水面面積為 19.9 公頃,長度約 900 公尺,向上游延伸至天輪發電廠的尾水口。大壩同時形成一段約 11 公里長的旁通河段,水流經由一條 7.5 公里長的壓力鋼管導入半地下式的發電廠。發電廠內設置兩部豎軸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組,每部機組容量為 66,750 kW,總裝置容量達 133,500 kW。電廠年發電量可達 4 億度(kWh)。機組尾水排入一座雙層調整池,以調節流量後再輸入下游河道。


運轉過程中,大壩的放流水量會進行彈性調整,以維持旁通河段水生棲地所需的最低生態保育流量。馬鞍計畫同時設置了上下游魚道,並提供公眾參觀區、觀景平台,以及設有水力發電相關展示的生態公園。

 

馬鞍電廠的評估是與水電可持續發展聯盟(HSA)合作進行,作為試辦計畫的一部分,用以評估雙重認證的可行性(依據HSA與LIHI之間的合作備忘錄 MoU)。

目前,兩個組織正計畫在美國開展第二個試辦計畫。如果您有興趣進一步了解,或希望推薦您的計畫申請雙重認證,請聯繫 HSA 與 LIHI:info@lowimpacthydro.orginfo@hs-alliance.org

若需了解更多關於 HSA 對馬鞍電廠評估的資訊,請點選这里

若需了解更多關於 HSA 及其水電永續標準(Hydropower Sustainability Standard)的資訊,請點選这里


認證歷程與意見提交

2025年9月17日: 本審查報告的公開公告將於2025年9月17日在台電公司、HSA和LIHI的網站,以及透過LIHI的電子郵件名單與申請人所提供的機關與利害關係人聯絡方式發布。這是LIHI首次針對非美國境內計畫進行審查,並係依據《2025年 LIHI手冊修訂版2.06》進行,申請人亦正式提交了LIHI申請。本次經驗的目的在於檢視非美國地區計畫是否能符合LIHI的標準與準則,並徵求關於與 HSA進行雙重認證可行性的意見。因此,我們歡迎各界就馬鞍水力發電計畫申請案、美國境外的LIHI認證,以及與HSA的雙重認證提出意見。公開意見徵詢期為60天,將於2025年11月17日截止。所有收到的意見將納入修訂後的報告,並發布於 LIHI 官方網站。意見可透過下方的線上意見表單提交至本機構。

歡迎就以下主題提供意見:馬鞍計畫申請案與LIHI審查報告、本次認證審查的程序、與HSA的雙重認證。